相片vs影片:製作Time Lapse

閱讀過《 如何拍攝 Time Lapse 影片》,不知大家動手拍了自己的第一條 Time Lapse 短片了沒?大家有否計算過,如果以 24 fps 的電影播放速度來製作影片,3 分鐘的短片已需要 24 x 60 x 3 = 4,320 張硬照,如果製作 10 條 3 分鐘的影片,便要花上 43,200 次快門。

Time Lapse 縮短快門壽命?

問題來了,友人聽說:「單鏡反光機的快門壽命在十萬次左右」。 光是用硬照製作 30 分鐘的影片便耗上了快門的三分一壽命,聽起來也覺心寒。事實真的如此嗎?外國有人做了個快門壽命的非正式統計,根據該網站的數據,有高階的機種用家按下萬多次快門後,快門就報銷了;也有低階機的用家按上數十萬次快門,快門依照在工作 。

實際上,要看閣下的彩數了,不過根據該站的數據,高級機種的快門一般都較廉價的耐用。

快門的壽命和人類的壽命一樣,我們沒法得知,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快門的生命是有限的。


用攝錄取代硬照拍攝

既然快門的生命是有限的,或許有用家想更珍惜它,但同時又打算製作 Time Lapse,有何對策呢?相機的攝錄功能可否替代硬照呢?用相機攝錄影片時,可避免快門不停地「咔喳」,有助延長快門的生命。假設打算把影片加快 24 倍,只要取原片的第 1, 25, 49, ... (每格 24 格取樣一次) 格就可以製成 Time Lapse 了。

不計影片所佔的儲存空間,由硬照造出來的 Time Lapse 和影片取樣出來的 Time Lapse,在品質上是否一致?Philip Bloom (www.philipbloom.co.uk) 比較了7D 照片和 5D Mark II 影片做出來的 Time Lapse 片段,先來看看兩者的效果。




Timelapse test. Stills vs Video on the Canon 7D/ 5DmkII from Philip Bloom on Vimeo.

由影片可見,拍攝金門橋的夜景時,用照片做出來的 Time Lapse 影片要比由影片做出來的明亮。為什麼影片做出來的 Time Lapse 會曝光不足?這是因為以 24 fps (每秒 24 格) 的速度拍攝影片,每格影片最多只有 1/24 的曝光時間。相機的設定中,有的提供 1/25 的快門,有的最接近的是 1/30。在夜間,就算把 ISO 推至 3200 也幫不了很大忙。相反,硬照的曝光可以長達 2 秒或更長,能確保曝光正常。

曝光時間的限制,就是硬照和影片間的其中一項差別。

由 Philip Bloom 用相片製成的 Time Lapse


由 Philip Bloom 用影片製成的 Time Lapse



鏡頭移動

受曝光時間的限制,夜間裡,硬照製成的 Time Lapse 一定更出色;但日間裡,它們應不相百仲吧!不論日間還是夜間,用硬照來製作 Time Lapse 還是有其他好處。

還記得《 如何拍攝 Time Lapse 影片》裡,Tom Lowe 如何拍攝 Time Lapse 時移動鏡頭吧!運用硬照的尺寸比高清影片還要大的優點,我們可以把硬照合成影片時,透過移動 1920 x 1080 那個長方框來做出鏡頭移動的效果。

這種鏡頭的移動,較像攝影裡的 Truck ,但不能真正模擬出鏡頭轉動 (Pan) 的效果 。相比 Tom Lowe 的方法,能省下一大堆功夫,已經賺了吧!


Zoom

利用硬照的尺寸比高清影片大的優點,同樣地,我們還可以做出 Zoom 的鏡頭動作。







在 Time Lapse 的雷台上,硬照對戰影片的結果已經高下立見了,只是要燃燒快門的生命罷了。

(原文來自:http://www.jimmylau.com/)

CONVERSATION

0 评论:

Back
to top